中国人制茶饮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,不论是“琴棋书画诗酒茶”还是“柴米油盐酱醋茶”,茶早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。
近日,农夫山泉喊出底“汽”十足的口号,上新碳酸茶饮“汽茶”;伊利推出旗下首个国潮茶饮品牌“茶与茶寻”,进军无糖茶市场。
两大巨头锚定茶饮,新品究竟有什么特色?品牌各自有着怎样的战略布局?茶饮市场又将迎来哪些创新风向?
时隔16年再度返场
茶果汽精细配比,低糖果茶也会“冒泡”
1、农夫山泉碳酸茶饮料“汽茶”即将上市。
然而,这并不是农夫山泉第一次推出“汽茶”。早在2005年,农夫山泉就曾推出“农夫汽茶”碳酸红茶饮料。但因广告内容引发争议、产品概念过于超前,最终默默停产退市。
时隔16年,农夫山泉打出“真茶真汽,底汽十足”的口号再推“汽茶”。乌龙/普洱/茉莉真茶原液萃取,每瓶茶多酚含量最高≥140mg。搭配百香果/青柑/黄皮,调和纯茶原有的苦涩。低糖配方、精细碳酸气泡加持,一瓶纵享茶/果/汽带来的多元口感。
产品外观方面,不同于东方树叶的古朴典雅,“汽茶”采用更加年轻、时尚的设计风格,瓶身整体线条更加流畅。水果漂浮在茶中的画面,以及明亮鲜艳的配色,激发了年轻消费者的好奇心和购买欲。
作为国内代表性饮料企业,创立25年来,农夫山泉以纯净水为根基,不断扩张自己的饮料版图。包装饮用水、茶饮料、功能饮料、果汁饮料、碳酸饮料、风味饮料、咖啡饮料,7大领域皆有布局。
农夫山泉2021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,包装饮用水占总收益比例58.8%;其次是茶饮料(占比14.4%)、功能饮料(占比13.2%)、果汁饮料(占比8.1%)等。
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,以2019年零售额计,农夫山泉在茶饮料、功能饮料及果汁饮料的市场份额均居中国市场前三位。
农夫山泉能够屹立中国饮料行业多年,不仅依靠过人的市场洞察力和营销功力,也得益于新品的创造力。
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,仅茶饮料这一个品类,就相继推出碳酸茶、果茶、奶茶、无糖茶等多个细分产品,为消费者带来持续的产品新鲜感。
自2005年“农夫汽茶”上市以来,农夫山泉曾多次加码碳酸茶饮料,分别在2010年推出“tot苏打红茶”、2018年上新“泡泡茶”。
果茶方面,农夫山泉在2016年推出的“茶π”,上市不到一年销售额就突破了10亿元,四年创下百亿销量,成为茶饮市场的现象级产品,也激活了茶饮市场的二次增长。
而2021年上市的“打奶茶”,则在工业化水平上实现了对现调奶茶的模拟和升级。
低糖茶/无糖茶方面,2006年,农夫山泉推出低糖茶饮品“农夫茶”;2011年无糖茶饮料“东方树叶”上市,标志着农夫山泉将茶饮向无糖化、健康化的有益尝试。
尽管“东方树叶”一度被吐槽为“最难喝饮料”,但凭借着先进杀菌和灌装工艺,茶的风味和稳定性得到高度保留,“东方树叶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逐渐扭亏为盈,成为农夫山泉的代表产品之一。
农夫山泉董事长钟晱晱曾说过:“一个传统企业在十年、二十年或是更多时间里专注自己的专业领域,沉淀下来的各类知识,工艺,标准,传统和方法,才是他们宝贵的财富。”
此次“汽茶”再次上新,不仅是农夫山泉“茶+碳酸+果汁+低糖”的创新尝试,也蕴含着深耕茶饮多年对茶饮文化和制茶技艺的谙熟,体现着农夫山泉对新生代茶饮消费偏好的洞察与理解。
2、乳品巨头加码无糖茶饮
茶果融合、0糖畅饮、功能加持···传统国茶多维焕新
近日,伊利首款无糖茶饮料“茶与茶寻”已在其天猫旗舰店开启预售。
根据产品详情介绍,“茶与茶寻”品牌定位“新派国潮茶饮茗家”,产品概念为“添加了益生菌的0糖果茶”。
甄选茶叶萃取,茶香醇厚;搭配真实果汁,果香浓郁。乌龙x桃香、普洱x青柑,茶香果香巧妙融合,清爽解腻。0糖、0卡,不论是家中小聚,还是游乐山水,随时随地畅饮无负担。
此外,产品特别采用专利菌株双歧杆菌乳酸亚种CECT-8145,每瓶添加20亿CFU益生菌,助力消化健康。
产品外观方面,形似茶芽的牛角瓶盖、素净雅致的瓶身配色、细密精致的绘画插图,尽显国潮之美。原创IP茶雨(茶叶宗门传人)和阿寻(茶宠)也蕴含众多茶叶元素。而在价格方面,伊利天猫旗舰店预售定价为72元/ 400mL*12瓶。消费者不入名山,亦可品鉴茶中精品。
伊利:细分品类布局,共创健康饮品新时代
作为全球乳业前五强,以及中国乳业的领军品牌,乳品业务始终是伊利业绩增长的首要驱动力。
根据伊利2021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,液态乳为伊利的第一大主营收业务,占据总体营收的75%左右;其次是奶粉及奶制品(占比13%左右),冷饮(占比近10%)。
随着传统乳制品市场消费逐渐饱和,各大乳企纷纷发展多元业务,寻求核心业务之外的业绩增长点。为此,伊利也在不断拓展其他业务的布局。
目前,伊利已逐步实现植物蛋白饮料、矿泉水、乳矿饮料、茶饮料等细分品类的业务布局,在满足市场日新月异的消费需求同时,也体现着伊利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,四大价值领先的战略目标。
3、茶饮市场的风往哪里吹?
进入2022年,新式茶饮领域的开局似乎也并不是那么美好。
1月5日,网红茶饮品牌茶颜悦色发布了涨价公告。在相关则推文中,茶颜悦色打出了感情牌,称“其实做生意的,也不能遇到困难就涨价,能侧面挤出一点牙膏肯定尽量不硬涨,特别是对于我们这种薄利多销跑量的品牌,这涨价都是实在顶不住的最后一步了。”但现在,其“确实也实在是抠不开了”。
对此,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,茶颜悦色涨价的背后是其当前面临比较大的压力。
事实上,茶颜悦色经营层面的压力确实不小。2021年12月中旬,其曾因员工薪资的问题多次登上热搜榜。彼时,有茶颜悦色员工在微博、小红书等平台爆料称,公司员工人均工时11小时,时薪6-9元钱,月薪到手不满3000。此后,茶颜悦色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说明。根据说明,事发是由于11月份茶颜临时关闭了几十家门店,导致部分伙伴的无法满足正常工时和极少数伙伴出现0工时的情况。
去年11月,话题“茶颜悦色回应第三次集中临时闭店”一度冲上了热搜。根据该企业官方微博发布的信息,彼时茶颜悦色进行了第三次集中临时闭店,第一次是年初的就地过年,第二次是七月底疫情反复。
对此,有业内人士表示,对于那些走“流量型生意”的新式茶饮品牌来说,疫情使得其客流下降,而一旦流量下滑,故事就讲不通了。
不过,对于新式茶饮领域整体的发展,多位接受《国际金融报》记者采访的人士均表示理性看好。
朱悦告诉记者,其预计未来五年中国新式茶饮店市场规模仍将高速增长。以中国新式茶饮店的所有产品(包括现制茶饮及交叉销售产品)的零售消费价值计,预计从2015年的249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725亿元,并预计于2025年达到2326亿元,年均复合增长达到26.2%。具体来说,中国新式茶饮店市场将朝着差异化、拓品类、积极构建会员系统的方向持续发展。
朱悦指出,目前茶饮行业的高端产品以奈雪和喜茶为代表,平价产品则是以蜜雪冰城为代表,双方成功的点均在于抓住了典型消费者的心里需求。“未来的发展,我们认为不同价格带的茶饮品牌其实都有机会,因为消费者的需求是复杂而多变的,可以看到喜茶推出喜小茶,拓展二三线市场,而古茗、茶百道也在承接低线级城市消费者消费升级的需求。总的来说,各品牌的产品质量和后端运营、控费能力才是各企业能否在茶饮行业胜出的关键因素。”
新式茶饮领域已经过了野蛮发展阶段,市场份额后续会不断趋于集中,行业门槛被拉高,给新品牌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小。市场领先品牌会在产品创新、营销创新、标准化等环节上继续快速发展,进一步加大渗透率;创业型企业机会开始变小,跑出概率会比以往降低。经营重心由营销、产品转向门店运营以及更难的供应链管理端,来达到夯实业绩,进一步获得资本认可。
2016年,以喜茶为代表的新式茶饮的爆发,将茶饮迅速渗透进年轻消费群体当中;同年,元气森林掀起饮料行业0糖风潮。与无糖气泡水竞争激烈的场面相比,无糖茶饮则稍显寂静。
目前,气泡水领域虽是零蔗糖,但基本都使用了人工/天然代糖来增加甜味。而在无糖茶领域,农夫山泉东方树叶、三得利乌龙茶等产品则是真正的无糖(无蔗糖、无天然代糖、无人工代糖),凭借茶叶的回甘、健康属性,培育真正意义上的无糖消费者。
未来,茶饮市场的风往哪里吹?子弹还需要再飞一会儿。